个人简介
一级注册建筑师,AH AP Trainer(中国首批),AH AP,WELL AP;西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工作经历
2018年7月至今,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 |
教育经历
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Center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nford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entor Development Program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进修学者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山东建筑大学(国家公派Deakin University联合培养),建筑学,工学博士 |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绿色低碳建筑、四川地域建筑 部分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巴地乡土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空间意向表达——以哔哩哔哩网站视频为例,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四川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院”,2025. [2] 三星堆古蜀文明与同时期其他文明建筑形制比较研究,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5. [3] 鄂尔多斯市建筑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研究,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24. [4] 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历史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四川三线建设研究中心,2024. [5] 扬雄建筑思想研究,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2024. [6]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风格模仿的四川民族地区建筑设计路径研究,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4. [7] 成都城市治理史研究,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2024. [8] 成都竹编肌理与数字化建筑设计融合研究,成都市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4. [9] 区域视角下巴蜀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与保护体系研究,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24. [10] 近现代外国人在我国西南的建筑考察与游历研究,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2024. [11] 巴蜀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对外传播研究,中华文化与西南区域文明互动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4. [12] 农业景观建设介入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2024. [13] 内蒙古草原传统民居“抱阳”文化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重点项目),2024. [14] 四川竹编肌理与数字化建筑设计融合研究,西南民间非遗研究中心,2024. [15] 乡村振兴背景下康南传统村落的生态共生研究,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3. [16] 基于扬雄相关古代文献的汉代建筑词汇研究,扬雄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3. [17] 山东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中的红色记忆呈现研究,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 [18] 四川三线建设工业建筑史料收集整理研究,四川三线建设研究中心,2023. [19] 沱江流域地方工业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四川省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23. [20] 成都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中的红色记忆呈现研究,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23. [21] 鄂尔多斯建筑行业碳排放达峰路径,鄂尔多斯社会科学联合会,2023. [22] 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术语英译研究——基于国际期刊发文分析,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2. [23] 康南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四川省康巴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2. [24] 成都工业建筑史研究,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2. [25] 四川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抱阳”文化研究,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2022. [26] 近现代康南藏族聚落文化变迁研究,四川省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2. [27] VR赋能建筑设计通识教学变革研究,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2021. [28] 近现代嘉绒藏居建筑文化变迁研究,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2021. [29] 岷江流域嘉绒藏族村落民居文化研究,四川省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21. [30] 中澳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对比研究,四川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2021. [31] 川西林盘传统营建技艺活化研究,成都市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20. [32] 明清苏州历史画卷的建筑研究,南京图圣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8. [33] 钒钛黑瓷集热技术在农业大棚中的耦合机理及优化研究,西华大学(引进人才项目),2018. [34] 基于中国国情的被动房建筑技术研究,山东省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2015. |
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1] 内蒙古草原传统民居“抱阳”文化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J]. 巴彦淖尔晚报. 2025. [2]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terms: Systematic analysi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papers [J].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5. (A&HCI, SCI) [3] 竹编纹样与建筑表皮融合设计的AI 生成研究 [J]. 创意设计源. 2025. (AMI) [4] 聚焦提升城市能级,探索城市更新的多元化路径 [J]. 房地产世界. 2024. [5] 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中的红色记忆呈现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东郊记忆”为例 [J]. 广西城镇建设. 2024. [6] 全球工业建筑遗产绿色转化的系统性计量综述 [J]. 城市建筑. 2025. [7] Design strategies of passive solar greenhouses: A bibliometric and systematic review. 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SCI) [8] 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相关标准术语研究与建议. 标准科学. 2024. (AMI) [9]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dwellings with bamboo-woven mud walls in summer: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3g. 2024. (SCI Top) [10] The evolution of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in vernacular Gyalrong Tibetan houses: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J].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3. (A&HCI, SCI) [11] Solar passive features in vernacular Gyalrong Tibetan houses: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J]. 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SCI) [12] Experimental testing of greenhouse-integrated vanadium-titanium black ceramic solar collectors [J].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022. (SCI) [13] Integration of active solar thermal technologies in greenhouses: A mini review [J].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2021. (SCI) [14] The evolution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Suzhou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ased on historical paintings [J]. ACM Journal on Comput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 2021. (A&HCI, SCI) [15]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vanadium-titanium black ceramic solar collectors [J]. Energies. 2021. (SCI) [16] 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建筑设计策略——以2017年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为例 [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8. (中文核心) [17] 旧工业建筑群向大学园区的改造——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滨海校区的改造 [J]. 工业建筑. 2017. (CSCD, 中文核心) [18] 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J]. 建筑学报. 2013. (CSSCI, 中文核心)
专著报告[1] 参编,长江文化发展报告(2023~202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 [2] 2/2,钒钛黑瓷太阳能集热技术研究与优化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标准规范[1] 参编,陶瓷太阳板锚桩结构坡屋面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T/SDGSY 5-2022),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山东硅酸盐学会,2022. [2] 参编,HR-EPS模块墙体及保温系统(L15SJ189),山东省标准设计办公室,2015. |
教学工作
教材[1] 参与编著《建筑设计初步》,已提交化学工业出版社,预计2025年出版.
教研论文[1] 丁玎, 陈煜蕊, 钟健, 等. 环境行为导向下的建筑类专业通识课程教学研究 [A]. 锵锵凤鸣通才练识:新时代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5: 150-156. [2] 丁玎,曹毅,赵薇可,等.西部九校建筑类教学联盟2024联合毕业设计[J].规划师,2024,40(07):152-158. (CSSCI、北大核心、AMI) [3] Ding Ding. Current Practice of Joint Graduation Projects in Chines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 Quantitative and Visualized Study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rancis Academic Press. 2024: 48-53. DOI: 10.25236/meeit.2024.007. (CPCI) [4] 陈煜蕊, 丁玎, 秦媛媛, 等.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巴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课程作业望丛祠更新设计为例 [J]. 现代园艺. 2023 (8): 130-132+135. [5] 丁玎. 课程美育——基于“建筑大师作品分析”的教学研究 [A]. 西华大学人才培养论文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 309-312.
教研课题[1] 丁玎, 李海凌, 吕原丽等. AI赋能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5-2026. [2] 舒波, 卢永琴, 丁玎等. 基于大工程观的土木建筑类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 2021-2023. [3] 丁玎, 钟健, 秦媛媛等. VR赋能建筑设计通识教学变革研究.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 2021-2023. [4] 丁玎. “精益”建筑竞赛工作室. 西华大学. 2022-2023. [5] 丁玎, 王玲, 钟健等. 建筑设计初步教学团队. 西华大学. 2020-2023.
教研活动[1] 2023-2024-2学期,承办西部九校建筑类教学联盟联合毕业设计系列教学活动,含开题会、现场调研、开题汇报、中期汇报、终期答辩会、西华大学校内展览、“东郊记忆”现场展览、中央电视台大型工业纪录片《遗迹里的奇迹》录制等. [2] 2024年6月29日,组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学科专业“十四五”规划选题教材《城市安全设计概论》2024年度第三次工作会议. [3] 2024年6月15日,参加第四届四川省建筑类专业教育学术研讨会,作题为《建筑类联合毕业设计的挑战、机遇与发展趋势》的报告. [4] 2024年5月21日,主办四川省建筑院校青年学者交流会. [5] 2024年5月18日,参加“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作题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三线建设遗产活化——第九届西部九校建筑类教学联盟联合毕业设计实践》的报告. [6] 2023年4月7日,承办第二届四川省建筑类专业教育学术研讨会.
教学资源[1] 于超星平台建设《建筑设计初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资源. |
荣誉奖励
[1] 建筑学本科课程中的绿色医院教学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二十一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组委会、筑医台、《医养环境设计》杂志、《建筑技艺》杂志,2020. [2] 钒钛黑瓷太阳能集热技术的农宅应用机理与优化设计研究,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山东省教育厅,2019. [3] 基于明清历史画卷的苏州居住建筑研究——从仇英《清明上河图》到徐扬《姑苏繁华图》,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中国建筑学会,2019. [4] 中英美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对比研究,第二十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奖,第二十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组委会、健康报社、《医养环境设计》杂志、《建筑技艺》杂志,2019. [5] 基于钒钛黑瓷集热技术的病房楼太阳能供热研究,第十九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十九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组委会、筑医台、《健康报》、《医养环境设计》杂志、《建筑技艺》杂志,2019. [6]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 [7] 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 [8]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 |
社会兼职
四川省建筑师学会村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成都市土木建筑学会技术专家,宜宾市自然保护地专家 国研评审中心评阅专家 《Journal of Solar Energy Research》、《Journal of South Architecture》编委,《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技术语》、《南方能源建设》青年编委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ACM Journal on Computer and Cultural Heritage》、《Trans-Form-Acao》、《中国陶瓷》等多部A&HCI、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审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