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揩

个人简介

林立揩,男,四川成都人,1991年生,重庆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传统聚落空间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与遗产保护,传统聚落气候适应性及景观微气候研究。

工作经历

2023年5月至今,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

教育经历

2010.09-2015.06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景观建筑设计 本科 2015.09-2021.06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学 博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

1.传统聚落空间保护与传承;

2.地域文化与遗产保护;

3.线性文化景观廊道;

4.传统聚落气候适应性及生态智慧;

5.景观微气候。


学术成果

一、学术论文

[1] Dynamic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experiencing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Chengzi Villag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320).
[2]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wisdom of Amdo Tibetan traditional dwellings in western Sichuan[J].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4, 2344723.
[3] Traditional culture of settl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Yi minority Southwest China[J].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4, 2373822.
[4] Why does the courtyard spaces of same ethnic group present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regionsEvidence based on ENVI-met climate modelling[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4, 142703.
[5] 基于产业融合的乡村景观变迁——以淘宝村为例[J].国园林,2019,3504),75-79.
[6] 云南彝族传统聚落微气候特征分析[J].中国园林,2020,3601),43-48.
[7] 山地城镇在地景观研究:缘起、发展与展望[J].中国园林,2020,3612),6-12.
[8] 凉山彝族传统建筑微气候特征研究—以四干普村为例[J].新建筑,202103),120-123.
[9] 依托自然资源的西南彝族聚居环境生态智慧研究[J].国园林,2021,3707),13-18.
[10] 不同城市绿地类型对 PM2.5PM10 TSP 的消减效应研究[J].西部人环境学刊,2021,3605),50-57.

[11] 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环境适应特征研究[J].中国园林,20233904),27-33.

[12]川西藏族的生产智慧—以九寨沟树正磨坊为例[J].中国园林,2024,40(10),75-80.


二、部分科研项目

[1]主持:川东北土家族传统聚落的红色文旅基因识别与空间重构研究,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红色文旅研究中心,0.4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6-2025.12

[2]主持:近现代凉山彝族传统聚落空间的微气候环境特征及调节机制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1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9-2026.09

[3]主持:基于空间识别重构的四川客家宜居宜业和美聚落建设途径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0.2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3.09-2025.09

[4]主持:都江堰水利景观营建的生态智慧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冰研究中心,0.3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3.09-2025.09

[5]主持:革命老区传统聚落的红色文旅基因识别与空间重构研究以川东北土家族为例,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0.5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5-2025.05

[6]主持:四川客家宜居宜业和美聚落建设途径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0.2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5-2025.12

[7]主持:川东土家族传统聚落生态智慧及环境适应性空间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达州市建筑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0.5万元,在研,2024.01-2025.12

[8]主持:凉山彝族传统聚落空间微气候环境及模拟优化,西华大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15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4-2026.04

[9]主持:生态博物馆视角下的凉山彝族传统聚落文旅融合发展途径研究,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中心,0.3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4-2025.04

[10]主持:张大千山水画作中的景观要素分析及其应用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在研,起止年月:2024.07-2026.07

[11]主持:基于景观基因识别的蜀道(四川段)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1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7-2026.07

[12]主持: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生态智慧研究——以凉山彝族为例,四川城乡融合研究中心,1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4-2025.04

[13]主持:凉山彝族传统聚落气候适应及模拟优化设计,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0.5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5-2025.05

[14]主持:基于文化气候协同驱动的凉山彝族传统聚落空间迭代识别与演进研究,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研究中心,在研,起止年月:2024.05-2025.05

[15]主持:成都市适老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法与路径研究,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都市人口与发展研究基地,0.5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4.07-2025.07

[16]主研:西南多民族聚居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510万元,结题,起止年月:2017.10-2020.12

[17]主研:四川客家迁徙走廊的文化特征及其聚落形态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0.3万元,在研,起止年月:2023.09-2025.09


三、项目实践

[1] 重庆市两江新区九曲河湿地公园景观提升方案优化设计(2017),主创
[2]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山公园提升修复设计(2017),参与
[3] 重庆潼南体育公园概念性规划(2018),主创
[4] 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项目主持人
[5] 重庆市荣昌区古佛山旅游景区规划设计(2019),项目主持人
[6] 重庆市奉节县旱夔门风景区规划设计(2015),项目负责人



四、学术专著

[1] 隐形课堂:校园里的自然笔记.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排名第6

[2] 西南多民族聚居区地域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学会,2019.(排名第9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建筑设计(1)、景观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研究生课程:生态景观规划与理论、园林植物造景、论文写作与规范

发表教改论文1篇。


荣誉奖励

[1]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中东与非洲地区联合奖(IFLA-AAPME)卓越奖(2018重庆市人民公园规划设计(排名第 8
[2]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中东与非洲地区联合奖(IFLA-AAPME)荣誉奖(2018)四川鱼禅寺片区城市设计(排名第 7
[3]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中东与非洲地区联合奖(IFLA-AAPME)荣誉奖(2018)重庆市人民公园规划设计(排名第 8
[4]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科技成果奖(2018三峡库区消落带景观优化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排名第 11


社会兼职

1.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学会

2.中博重庆智库研究员

3.《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Heritage Science》《Heliyon》《Natural Resource Modeling》等多部SCI期刊审稿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