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二级教授、西华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大学兼职博士导师。先后担任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学院党委书记、学位委员会主席,西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流体机械及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编委。现为中国水力发电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注册ASE高级工程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委、四川省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青年科技联合会会员、四川省注册教授级咨询师、四川省水利厅泵站评审专家,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重庆市和四川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并任四川省自动化学会理事、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四川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机械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排灌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工程学报》、《水力发电学报》、《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流体机械》和《Renewable Energy》、《Engineering Computations》等期刊特约审稿人。 |
工作经历
1982.8-1984.8:在东方电机厂工艺处工作,任助理工程师; 1987.6-1991.12:在东方大电机研究所工作,任副主任。工程师; 1992.1-2001.11: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股份公司工作,任公司主任工程师。先后任高工、教授级高工; 2001.12- : 在西华大学工作,先后任实验中心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 |
教育经历
1978.9-1982.7:四川工业学院水力机械专业读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4.9-1987.6: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9.9-2003.10: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机械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6年在日本山口大学研修3个月;1990~2001期间曾先后七次到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士、韩国、巴西等国家进行短期学习及研究工作,2012年曾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多所大学,2017年参加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培训。 |
研究方向
(1)流体机械、动力机械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2)流体机械、动力机械的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技术改造 (3)旋转机械动力学分析及其应用; (4)水利水电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机仿真及控制技术; (5)流体输送与传动系统的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
学术成果
(1) 科研成果获奖
[1] 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轮机转轮的制造工艺模拟和质量控制研究 [2] 202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无堵塞多相流叶片泵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3] 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模块化电能变换系统多物理域耦合设计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4] 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5] 200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00MW机组主轴油泵及油涡轮升压泵研制与优化 [6] 200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型水轮机叶片五坐标联动数控加工工艺 [7] 2012年度德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000MW汽轮机组的主油泵和油涡轮研发” [8] 2001年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混流式叶片展开和压模型面计算软件及压模数控加工技术 [9] 1993年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混流式水轮机转轮计算机辅助水力设计集成系统
(2) 授权专利
[1] 2015年度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多叶水轮机ZL2013 1 0162477.5(排名:1) [2] 2019年度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分离输送泵ZL2016 1 0054171.8 (排名:2) [3] 2016年度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离心泵叶轮ZL2013 1 0163172.6 (排名:2) [4] 2020年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导叶式高压旋风分离器 ZL2019 2 1121592.7 (排名:1) [5] 2017年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改善水轮机偏离最优工况性能的喷水导叶 ZL2017 2 0170997.4 (排名:1) [6] 2017年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极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 ZL2017 2 0171272.7(排名:1) [7] 2006年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水能回收装置ZL2005 2 0035939.8 (排名:1)
(3)代表性科研项目
负责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与东方电气集团、四川省电力公司、中航集团成都飞机发动机公司、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法马通核泵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企业委托科研项目60余项,有10余项通过国家及省部级鉴定或验收,目前在项目10余项。近年来承担的主要纵向项目如下: [1] 2000年:三峡水轮机转轮制造工艺研究,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97-312-01-02),(子项目负责人) [2] 2006年:水轮机叶片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2004A113) [3] 2008年: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08G072) [4] 2011年:大型汽轮机组油系统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四川省教育厅成果转化培育项目(11ZZ002) [5] 2013年: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引起的水压脉动预测及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批准号:51379179) [6] 2017年:基于多学科的核主泵多目标优化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重点项目)(2017JY0047) [7] 2017年:高转速抽水蓄能机组先进低损耗推力轴承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第二单位负责人) (2017GZ0053) [8] 2017年:丘陵高效节水智能集成泵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第二单位负责人) (2017NZ0031) [9] 2020年:高效半开式无堵塞污水泵及控制系统产业化,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第二单位负责人) (2020ZHCG0018) [10] 2020年:畜禽粪污多相非牛顿流体太阳能泵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工业发展基金 (第二单位负责人)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厅)
(4)代表性专著
[1]《叶片式流体机械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ISBN978-7-5614-3852-7,446仟字
[2]《叶片式流体机械动力学分析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17, ISBN978-7-03-051841-5,350仟字
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共240余篇论文,被SCI、EI收录50余篇。作为第一作者的代表性论文如下:
[1]类球形压水室的混流式核主泵压力脉动特性[J]. 动力工程学报, 2020, 40(2): 169-176 [2]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lows inside draft tube of a high-head pump-turbine[J], Renewable Energy vol.133 (2019) pp731-742 (SCI:HI9FS)(JCR一区,Top期刊) [3]An Approach to automatically optimize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Blade System for Hydraulic Machines using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C], Proc. Of 28th IAHR Symposium on Hydraulic Machinery and Systems,July, 2016, Grenoble, France (EI 20170703352734) [4]Hydrodynamic Design of Thrust Ring Pump for Large HydroTurbine Generator Unit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uid Machinery and Systems,2015,vol.8,No.1,pp:46-54 (EI 2015130068130) [5] Research on reverse engineering for blades of axial flow compressors based on parameterization[J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pp3-6,(EI20134516950478) [6] Hydrodynamic optimization of trust ring pump and lubricating oil system for large hydroelectric units thrust bearing,Proc. Of 27th IAHR Symposium on Hydraulic Machinery and Systems,Sept, 2014, Montreal, Canada(EI ) [7] Lateral Vibration Response Analysis on Shaft System of Hydro Turbine Generator Unit [J]. , ADVANCES IN VIBRATION ENGINEERING , 2013 ,Vol.12, No. 6 , pp: 511-524 (SCI: 277QT) [8] Lateral Vibration of Hydro Turbine-Generator Rotor with Varying Stiffness of Guide Bearings,Proc. of 26th IAHR Symposium on Hydraulic Machinery and Systems, August 19-23,2012, Beijing, China(EI:20130916053238) [9]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an Oil Turbine,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cedia Engineering 28 (2012) pp:12-17 ( EI:20120914821017) [10]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OP Rotor for Steam Turbine with Fluid-Structural Interaction [J]. , ADVANCES IN VIBRATION ENGINEERING , 2011, Vol.10, No. 3, pp: 197-206 (SCI: 823ZE ) [11] Dynamic model for hydro-turbine generator units based on a database method for guide bearings [J]., Shock and Vibration, 2013, Vol.20, pp411–421 (SCI 142LO) [12] Digital manufacture of large-grade hydro turbine’s blade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9,Vol. 209, No. 11, pp: 4963-4969 (SCI: 458XO, EI:20092012086953) [13] Analysis and estimation of hydraulic stability of Francis hydro turbine[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er.B), 2004, Vol.16, No.2, pp:194-200 (SCI: V22FJ, EI: 04308283165) [14] Geometrical errors analysis and control for 5-axis machining of large sculptured surfa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3, Vol.21, No. 2, pp: 110~118(SCI:654ZJ,EI: 03117393253) [15] Research on the localisation of the workpieces with large sculptured surfaces in NC machi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4, Vol.23 , No.5-6, pp: 429 ~435 (SCI:804LC, EI: 04198151347) [16] 3D model reconstruction and its feature parameters extraction of a turbine blade[J].,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 2013, Vol.48, No.5, pp: 915-920 (EI:20135217140861) [17] Surfac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kaplan turbine blades[J]., Journal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 2012, Vol. 30, No.6, pp:721-725 (EI:20130315915081) [18] Design of a hydraulic system for a three-eccentricity quick closing valve and simulation of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2007, Vol. 22, No.5, pp: 551-556 (EI:074310889022) [19] Lateral Vibration of Hydro Turbine-Generator Rotor with Varying Stiffness of Guide Bearings,Proc. of 26th IAHR Symposium on Hydraulic Machinery and Systems, August 19-23,2012 (EI:20130916053238) [20] Numerical simulation-driven hydrodynamic optimiz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upgrading of hydro turbines,Proc. of 2009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IEEE,2009 ( EI:20093512276598) |
教学工作
本科教学课程: (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沿讲座 (2)流体机械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研究生课程: (1)流体动力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2)流体动力机械结构动力学及应用 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0余人,与江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生4人。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的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4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6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西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7名研究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毕业生,9名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培养出的研究生在行业内深受欢迎和好评。 |
荣誉奖励
1989: 东方电机厂劳动模范; 1991:德阳市十大杰出科技青年工作者; 2001: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05:第6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6: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1:西华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2:西华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3:西华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2013:再次认定为第10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15:西华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6: 西华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6: 全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8:西华大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 |
社会兼职
四川省自动化学会理事; 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技术专委会副主任; 四川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机械专委会副主任;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分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排灌专业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