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华

  • 2024-08-03
    “川教观察”8月2日以“2024年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决赛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内容如下:视频截图报道视频媒体报道链接如下:川教观察:2024年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决赛举行http://www.sctv-8.com.cn/_wx/_wx_home_news_i.aspx?iid=638582162109103912said=636758887153726900
  • 2024-08-02
    7月30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举行,受到“新华网”“中国改革报”“中华网”“中宏网”“中国日报”“现代时报”“教育导报网”“中国食品网”等50余家媒体单位关注和报道。部分媒体报道链接如下:新华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在西华大学举行http://www.sc.xinhuanet.com/20240801/40e30d685a464c8e95697555d6cc8407/c.html中国改革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圆满举办http://www.cfgw.net.cn/2024-07/31/content_25102463.html中华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圆满举办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40731/072024_1555045.html中宏网: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圆满举办https://www.zhonghongwang.com/show-140
  • 2024-07-11
    “锦观新闻”7月10日以“锦理|活化利用,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活力”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2024年4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要让成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就必须在确保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性的手段、载体与功能拓展,使得这些文化遗产能够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当代社会需求,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实现永续传承与创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成都探索推进成都文化遗产创造性活化利用与开放合作,是践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成都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抓手。成都在文化遗产的功能再生、创意转化、数字孪生、教育传承、社区参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功能再生:依托历史文化遗存,挖掘其内在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确保历史文化遗存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前
  • 2024-07-02
    “四川新闻网”7月1日以“新质生产力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蓉举行”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1日讯(冯思琪 叶茂 记者 陈淋)为促进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化理解,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创新发展,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日前,2024年新质生产力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四川省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国内高校、学术期刊、业界的20多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建言献策。与会专家合影本次会议设置了4个主题分论坛,主题分别为“新质生产力促进新闻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西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学科发展研讨”“新闻传播新质生产力的建设实践”“新质生产力与学科专业建设”。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就新质生产力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意见。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金星教授以“共生共容”的关系来阐述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他从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40年历程出发梳理出产教融合模式的几个阶段,阐述了我国推动产教融合的本土性特征,
  • 2024-07-02
    “四川经济在线”7月1日以“省系统工程学会学术年会在西华大学召开”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四川经济在线成都7月1日讯 6月29日,由四川省系统工程学会主办、西华大学承办、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指导的四川省系统工程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三次理事会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四川华西集团等52所院校及单位共计两百余人参加会议。年会以“数智时代的系统工程”为主题,设计有六场主题报告和两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围绕数智时代系统工程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和深入探讨。上午的大会报告由西华大学副校长郎方年教授主持。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晓光研究员以《从复杂性看社会系统管理》为题,深入剖析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及其管理所需的博弈思维;郎方年教授以《丘陵山区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工程》为题,报告了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面临多方面挑战,以及西华大学打造丘陵山区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工程的系统举措;四川省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原二级巡视员王绪恩以四
  • 2024-06-26
    月24日,“四川观察”以“四川高校里的这些宝藏课 带你“飞上天”!”为题,对四川高校里一些趣味航空“宝藏课”作了报道。其中,介绍了西华大学“飞行农机”课。作为西华大学立校之本的农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可上天飞行的农机。我校航空航天学院教师龚东升在采访中表示,这款学校师生共研的重载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农机”可根据规划好的航线,自动进行货物运输,快速实现各种农用机械或农作物的转运,尤其适合在多丘陵、山区的西南地区使用。报道内容如下:报道视频相关链接:联播观察|四川高校里的这些宝藏课 带你“飞上天”!https://kscgc.sctv-tf.com/sctv/h5/v7/newsShare.html?id=1804856061905412098isFullScreen=trueappUserId=145171
  • 2024-06-26
    “锦观新闻”6月24日以“东郊记忆工业遗迹还有多少可能性?来这个展览看一看”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6月24日,2024年西部九校建筑类教学联盟联合毕业设计作品展在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开展。本次展览由西部九校建筑类教学联盟主办,西华大学承办,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成都东郊记忆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旨在深化对成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认识,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参展作品采用灵活的专业合作方式,对东郊记忆及其工业遗迹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探索研究。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7日。35组设计作品探讨东郊记忆工业遗迹的保护与再利用展览以“整合·应变——城市更新视野下成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为主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集中展示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的35组建筑类联合毕业设计作品,涵盖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多个领域。展出作品有何亮点?2024年度西部九校建筑类教学联盟联合毕业设计以“东郊记忆”工业遗迹区为核心区域,从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三个专业学科角度,交叉分组共同完成成都工业遗迹的保护与再利用规划、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重要建
  • 2024-06-17
    6月14日,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组织工作培训会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仪式在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举行,受到“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网”“四川发布”“川观新闻”“四川新闻网”“四川手机报”“宜宾新闻”等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媒体报道链接如下:光明日报:四川积极筹备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35ec3b07f74b461da0742cd550ea025a人民网:“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组织工作培训会举行http://sc.people.com.cn/n2/2024/0614/c345509-40879253.html中国网: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年培训会及启动仪式在西华大学举行http://sc.china.com.cn/2024/difang/1339/0614/539829.html川观新闻:首次离开成都!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宜宾启动https://cbgc.scol.com.cn/news/5092824四川新闻网:四川
  • 2024-06-06
    “教育导报”6月5日以“西华大学与崇州市共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教育导报》讯(曾益)5月31日,西华大学与崇州市召开共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座谈会并签订合作协议。会上,双方代表签订《“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农机装备校企合作和食品加工等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签约仪式)下一步,双方将依托崇州完整的粮油产业生态体系、丰富的制度创新和科技转化经验、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发挥西华大学人才、科研资源特别是现代农机装备、绿色食品工业、航空科技等创新成果转化优势,整合政策和项目,共同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平台,在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粮油全产业链智慧应用场景、“天府粮仓”绿色食品产业园、科技攻关和项目论证、人才交流等方面共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力量。媒体报道链接如下:教育导报网客户端:西华大学与崇州市共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 https://www.scedumedia.com/news/item/22242
  • 2024-05-20
    “中国网”5月20日以“奥运冠军为比赛开球 这场乒乓球公开赛在西华大学站开启”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网5月20日讯2024年四川省全民健身乒乓球公开赛揭幕站西华大学站于5月18日至19日在西华大学举行。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四川省内的21支参赛队伍,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朱明,奥运冠军、西华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陈龙灿共同为比赛开球。“乒乓球项目在西华大学有着深厚的师生基础,学校招收乒乓球高水平运动员,且连续三年蝉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项目团体冠军。”西华大学副校长刘小兵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希望大家以乒乓球比赛为媒介,在合作与竞技中,深入交流、增进友谊、共谋发展。”据悉,本站比赛是四川省全民健身乒乓球公开赛创办以来时隔5年再次走进高校校园,不仅体现了西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号召,同时也是四川省乒乓球协会与高校共同探索体教融合新模式的呈现。“通过比赛,培养更多大学生乒乓球裁判,激发大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热情,增强身体素质和交流互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就业竞争力。”四川省乒乓球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代天云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比赛的举办,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
  • 2024-05-15
    “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5月14日以“【学习强国】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七章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党的纪律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规范体系,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设置了不可逾越的底线、不可触碰的红线和真正带电的高压线。加强纪律建设是全党实现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应对困难挑战、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根据党中央部署,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纪律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属性。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作为政治组织,一切政党都具
  • 2024-05-11
    5月7日19:50,四川电视台“四川乡村频道”《问您所“?”》栏目《从“新”说·定义》以“廖敏:丘区农机补短板”为题,对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敏进行了专访。廖敏教授对如何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机装备研发水平,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团队是如何攻克农机装备研发难关,农机装备研发在实际生产运用中是否能够起到助农的作用等方面作了介绍。报道截图报道视频相关链接:【四川电视台四川乡村频道】廖敏:丘区农机补短板https://kscgc.sctv-tf.com/sctv/h5/v7/newsShare.html?id=3350725isFullScreen=trueappUserId=1519939
维护:西华大学·网管中心 蜀ICP备0500645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50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