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4年06月12日11时53分56秒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始建于1984年,1985年成立食品工程系,2014年正式更名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西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是西南地区最早的食品类学士和硕士授位点之一,在四川地区的食品类人才培养与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占据重要地位。历经多年发展,学院已构建起完善的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体系,为食品、生物与制药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500人,累计培养学生10000余人。

党建引领,聚力前行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发展大局,围绕学校重点任务和学院中心工作,持续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学院是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四川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全国高校食品学科党建联盟的发起单位和成员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荣获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院培育了以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师德典范群体,生物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获评四川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新锐云集,师资升级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师资队伍。目前设有食品系、生物工程系、制药工程系及教学实验中心,现有教职工 115 人,专任教师及实验教师 95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 21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55 人,正高级职称 24 人,副高级职称 33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 96.4%。师资队伍中包括国家级、省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共计28人,其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 人。近60%的专任教师在学会、协会、学术期刊等学术组织任职,包括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4人、四川省食品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以上学会副理事长4人、常务理事5人、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10余人等,为学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学科提升,特色鲜明

学院学科建设成效明显,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四川省重点学科,支撑学校“化学”学科(贡献度超过20%)和“农业科学”学科(贡献度超过80%)进入全球 ESI前1%。共建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西南)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建有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及四川省食品质量与安全“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10余个省部级以上学科平台及其他各类学科/专业平台34个。学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影响及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基础,根据西南地区食品产业的特点,面向未来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发展,建立了食品科学、食品营养、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4个学科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发酵调味品风味形成机理及品质调控,传统发酵食品工艺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食品功能因子发掘与利用,食品危害物快速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特色和优势显著,建立了西南地区首个食品非热加工研究平台。围绕食品、生物、制药等领域基础科学问题及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科学研究。

立德树人,创新育才

学院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 4 个本科招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生物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院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与医药、食品与营养。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食品与营养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近五年,学院学生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近500项。

科技焕新,服务社会

学院依托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及服务社会能力,重点突破发酵菌群定向调控、精准营养、污染物防控、益生菌果蔬发酵等核心技术,开发新型发酵制品、主动健康功能食品、清洁标签食品等创新产品,助力四川食品产业升级,推动“川造”食品走向全球。“十四五”期间,学院到校科研经费合计近1亿元,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70余项,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实现成果转化18项,助推产业实现经济效益超10亿元。协助制定四川省“十四五食品饮料科技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 13 项,国家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等近 20 项。同时学院是“西南地区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校际协作研讨会”“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四川省预制菜产业联盟”等的发起单位之一,牵头组建四川省食品安全标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川菜产业促进会等学术与行业组织,牵头制定“四川省川菜工业化产业攻关技术路线图”“成都市郫县豆瓣产业技术路线图”等规划。学院专家在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四川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等智库建设及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等省(区、市)自治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咨询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学院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国际合作,交流广博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国际视野。近年来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 10 余场,参与发起国际学术期刊《Food Safety and Health》创刊,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麻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法国洛林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交流与合作。依托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开展科技合作,发挥国别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与研究智库作用。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学校合作项目、暑期夏令营等方式选送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等院校开展交流学习。学院促进高端国际人才交流,积极公派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柔性引进13名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讲座教授和客座教授。引进比利时根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校海外优秀博士来校工作,并且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交流互访,创新建设引智基地。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学院的发展,提升了国内外影响力。

砥砺奋进开新卷,步履不停向未来。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将秉持“求是、明德、卓越”的西华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西华大学·第五教学楼D区

邮编:610039

电话:028-87720552

传真:028-87720552

官方微信

Baidu
map